当晨起的朝阳刚刚洒进神经内科的走廊,我们迎来了这样一位患者。霍大爷,81岁,在入院前2小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倒地,右侧肢体不能抬举,言语不利仅能发出声音并且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于是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立即以脑卒中开通“绿色通道”,完善核磁、CT相关检查后提示脑梗死,后在急诊科医护人员陪同下安全到达神经内科病房。
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给患者安排床位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心电图等完善相关检查。经过住院医师的仔细评估检查后,建议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及脑血管介入取栓治疗,家属表示同意。该患者在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以及神经介入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及精心护理下,言语不利以及右侧肢体无力的情况明显好转。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肯定,为此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
医疗事业本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沁人心脾,温暖你我。病人就诊时的一声问候,查房时的一种鼓励,出院时的一句叮咛,扬在脸上的微笑,挂在嘴边的关心..….我庆幸,自己如此贴近生命,去触摸、去聆听、去感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急性脑梗死,在发病初始脑动脉血流中断持续5分钟,阻塞血管供应区域的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导致临床上出现言语笨拙、偏瘫、昏迷等症状;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坏死脑细胞也就是梗死核心周围,可能存在处于缺血状态还没有完全坏死的脑细胞即缺血半暗带,随着时间推移,脑细胞继续以每分钟190万速度面临死亡,导致梗死核心增大,缺血半暗带消失。基于此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的3-4.5小时内,经过严格的临床评估、检查、筛选,可以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尝试溶解血栓,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脑血流,从而达到改善脑梗死所导致的瘫痪、失语等症状,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目的。
静脉溶栓越早进行,临床获益可能越大,出血等风险相对越小;静脉溶栓治疗有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